4 min read

《一人公司》讀後心得

《一人公司》讀後心得

這本書一開始說明了一人公司的概念:質疑成長的企業。我認為在促銷廣告炒作下,要特別小心無意間吸收到「多才好」的觀念,「更多」往往就代表著生活與事業上有更多的壓力、更多的問題,以及更多的責任。

熱情是努力工作的成果

You can’t fake passion.

Barbara Corcoran

對某份工作的熱情並非一蹴可幾,而是需要時間的培養。在這段時間裡,我們需要累積相關的技能、自信心和人脈,才能真正感受到對工作的熱情。

曾經我也很努力的尋找自己的熱情,換了研究方向和幾份工作,慢慢發現熱情其實在工作中找到。我發現我在跟同事分享程式運作的流程時感到快樂、我發現管理一份專案時讓我感到很有成就感。熱情無法透過想象得出,而是在工作的過程中獲得。

每週工作超過56小時,生產力快速下降

John Pencavel 在文章 The Productivity of Working Hours 一週超過 56 hr 後,工作效率會快速下降。

週末是用來挖掘你「非工作自我」的時間,並且發現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。這不一定會讓你成為更優秀的員工,但肯定會讓你成為更優秀的人

我認為除了工作以外,探索和提升自我也很重要,上述兩者是相輔相成的,工作可以衡量我的價值,探索和提升自我可以提升我的價值。

人會被獨特的觀點吸引

對於我生活的環境,以和為貴影響了我很多的決策,不過如果在宣傳產品上,我們的客戶買單的可能是我對於產品信念。一個產品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歡,展現自己的觀點來吸引到屬於你的用戶。

分享知識時要更勇敢述說自己的想法,分享事實之外也要加入自己的觀點。

在有限的資源下勇敢起步

Jim Collins 的研究發現,每間非常賺錢的A+公司,都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就起步,這些公司只專注於一件事,捨棄其他部分。例如,微軟在創立初期只專注於開發個人電腦作業系統,蘋果在創立初期只專注於開發個人電腦。這種專注的做法使A+公司能夠快速推出產品或服務,並在市場上取得領先地位。

我曾經有好幾年認為當下能力還不足以分享知識。但後來我開始經營自媒體,並將自己學習到的知識分享給讀者。在分享的過程中,我發現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了,也更加擅長表達自己的觀點。此外,讀者的反饋也幫助我改進了分享內容和方式。

總結

《一人公司》是一本由 Paul Jarvis 撰寫的書籍,該書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商業理念:質疑成長的企業。作者認為,企業不應該盲目追求成長,而應該專注於自身的核心業務,在有限的資源下做到最好。

這本書改變了我的視野。以前,我總是認為企業越大越好,但現在我意識到,一人或少人團隊也有很多優勢,例如更靈活、更能專注於自身的核心業務。

作者在書中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觀點,其中幾個段落也提醒我要勇敢邁出步伐,發表產品並且接受回饋才可以讓產品不斷地變好,不要把夢想留在腦海中。

我認為,作者的觀點不僅適用於企業,也適用於個人。在工作和生活中,我們都應該追求有意義的成功,而不是盲目追求成長。我們應該找到自己的平衡點,並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標